治標的高血壓藥物

治標的直接危害

所有高血壓病人的惡夢,就是擔心血壓控制不好時,發生腦中風,心肌梗塞,心臟衰竭等嚴重急症甚至死亡!

所有降壓藥物的臨床統計,幾乎都沒有比比使用者,可以有效的降低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發生率,而絕不代表著『使用了這些藥物之後,就不再中風及心梗塞』!這說明了這些藥物都有著先天上的缺陷,那就是都以治標為基礎。雖然高血壓是引發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的主要因子之一,但並不代表血壓調降之後,就不會發生這某種主要致命疾病,要根本的解決,還是得用「以柔克剛」或得用上一小節「以柔克剛」的策略,以減低組織纖維蛋白原(Fibrinogen)的方法,讓血栓和血管粥狀油污消除於無形才可能奏效。

心臟衰竭的治本解決就只能靠增加心臟力來幫忙,當然同時適當的擴張血管,以減輕心臟的負擔也相當重要。以目前ABCD的降壓藥物,最多只能做到減輕心臟的負擔而已,長期使用反而適得其反。

治標的間接危害

撇開能夠有效降低血壓與否,也不會因為以上會發生腦中風,心肌梗塞,或心臟衰竭,至少使用降壓藥物不能和癌症,腎衰及肝炎等其嚴重疾病連上關係,可惜的是,,這些的確和這是一些相當有意義的關聯!

這主要的問題仍然是發生在它們的基礎治療觀念──治標。

根源著手。癌症的絕大部份發展,是和『缺氧』有著密切的關係;同樣的血壓衰竭也是和『缺氧』及『血壓不足』息息相關,而這導致問題本質都是以擴大血管之治標樣降壓的先天缺陷!要克服或糾正缺陷,就必需動用到前面說的:“從心做起,將本求力”以及“天地之間,浩然正氣”兩套的治本概念才能挽回。若是要通過由運動來加強心臟的“力”及血管中的“氣”,則建議以持續不斷的有氧性運動(例如每日健走六千步以上)。

高血壓藥的研究室報告

『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』

二千四百年前,西方醫學之父:希波克拉底,影響西方醫學以解剖與臨床為主流之醫師,並在古希臘時就以立下俗稱醫師誓詞的希波克拉底誓詞,成為幾千年來西方醫生傳統的上行醫的道德規範起源。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,轉變西方經濟,軍事與科學的崛起,從而這西方醫學成為了醫學的主流。只可惜這條發展的脈絡史以解剖死人為主的唯物科學發展下去,這讓“主流”的藥學與臨床醫學對所有的疾病敵人,因此不是施以“刀槍”,便是投以“毒物”以求快,狠,準。這好像現在滿街的速食餐飲一般,只能對腸胃的搶劫投予所好式的「商業化」,並讓人再度消費為目的。不消說,當「利」字擺中間之時,道德誓詞自然置兩旁了。

進化到今,醫院,診所,藥局的開立與保險(含健保)的封閉型對價關係,藥物研發,器材製造的觀念與政府的“主流”態度等也是這樣。吃不死,醫不好,立見效之「治標」為首要目標(例如高血壓藥物),畢竟這最好賺。對醫師說病人能多檢驗那就盡量多花一些,反正業績掛帥之下,者也願意(保險給付)之下,皆大歡喜。再者,越是檢驗越有機會開刀進房,當然這對醫院上上下下自是雨露均霑,病人也能額手稱慶,畢竟眼中釘,肉中刺一次就刀入病除。

也因此沒有人會知道病從那裡來,反正下一再長出時,再進醫院診所或藥局之時,只會隱約聽到“歡迎光臨”的嗡嗡刷卡聲,能不能出來來就只能看病人的造化了!這也是為什麼急性發作(如細菌感染,病毒預防,外科傷害等)可以很快解除,但對於慢性疾病,“主流”只能治標並且常使病人走入不可挽回的惡性循環裡。

與「非主流」(例如中醫)從四千年前就以臨床診視視活人輔以藥食相關為主,並加入內外在環境與自體機能運轉等協合平衡概念,而發展出特有的起作用的系統(如氣血,經絡),只可惜這條發展的脈絡由於經濟,軍事與科學的落後,在現今打入“非主流”之列!現有中醫由於藥材,器材,教育方式與行醫環境等限制,雖然有尋求治本之態,但仍無法適應現今社會的發展趨勢,僅走向經驗學,考古學的框框之中,無法存在祖宗的陰影。

所幸患有還有一些新興的醫學類相關科學,例如分子生物學,基因學等等,在植入醫療體係後,隱然形成一股“不入流”的醫學,再通過由預防醫學的概念興起,或許可以將這些慢性疾病(心血管,腫瘤,代謝,生殖等疾病),結合上述主流與非主流醫學的優點,尋求治療本式的方法實現。

就像是我研究血管的動脈粥狀硬化一樣,它的形成大概需要20-30年左右,而很多朋友仍然期望著是否能在幾天甚至或幾月內「藥到病除」呢?困難…………我仍然依我這“不入流”的醫學精神,提供各位讀者最新的醫學解答和以這最古老的醫學觀念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”作為各位和這些疾病作戰的最高指導原則。

降血壓藥物的研究室報告

我們研究發現原來只用降高血壓藥,反而造成『缺氧』,長期使用將提高死亡率!

以現有的降高血壓藥物來看,ABCD五類高血壓降壓藥全部都是從擴張血管下手(利尿劑則為減少血液體積),以 降低血阻力為策略,所以每當血管阻力一減低,血壓當然很快的就跟著降低。但是這是「假性的?健康,因為身體真正的原因是血壓不足。高血壓是身體血壓不足的 表現,但是一旦高血壓降壓藥進入體內開始作用後,缺血缺氧情況又恢復,那麼身體只能啟動第二線補救行動—加快心臟幫浦次數血壓不足時,血氧交換出問題,細胞們為了求生存當然只有放出更多的求救訊號給大腦,於是身體在血管收縮的第一 線策略失效之後,就得啟動第二項補救行動:加強心臟輸出量。這些高血壓患者容易出現心跳過快、心悸、易喘等症狀。馬達使用越頻繁,當然就越容易報銷。因此長期使用高血壓降壓藥,死亡率提升。

1.服藥後的情況:

血壓 =(每分鐘心跳數x 心臟每次射出血量)x 周遭血管總阻力

2.身體代償反應:

血壓 =(每分鐘心跳數x 心臟每次射出血量)x 周遭血管總阻力

這簡單的公式裡可以瞭解,為何大部份人在使用過高血壓藥之後,要不就是心跳加快,要不就是兩腿無力的原因所在了吧!

讀者或許會問既然現有高血壓降壓藥物通通都是救急的、治標的、短線的、不好的策略,那到底正確觀念該如何著手?很明顯的,答案就是從加強心臟力,才可以根本、正向的讓血壓降低,才可以獲得真正的血壓健康!!